澳大利亚知名投行麦格理(Macquarie)近日发布报告《中国电动汽车下游市场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2022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,占全球总保有量的46%。公用充电量将由2022年的13,600GWh增至2030年的338,000GWh,预计复合年增长率将达49%,增长近24倍。
在市场强劲增长的同时,政策红利也在持续释放。4月19日,国家发改委表示,将加快推进充电桩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,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,鼓励汽车企业开发更适宜县乡村地区使用的车型。4月28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,“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,加快推进充电桩、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。”5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,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,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,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、运营、维护模式,确保“有人建、有人管、能持续”。
在需求与政策双重催化下,充电桩建设及运营服务领域获得资本市场持续关注,以能链智电(NASDAQ:NAAS)为代表的新能源充电服务企业成长空间被进一步激活。
报告显示,伴随全球“油电切换”进程加快,围绕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的相关市场进入爆发期。2023年储能、EPC服务、充电服务市场规模分别达到290亿元、250亿元、250亿元,预计到2030年三个市场规模将分别达8740亿元、4770亿元、4340亿元,较2023年分别增长29倍、18倍、16倍。
处于正在快速发展的增量市场赛道,能链智电依靠先发优势以及规模优势,实现业绩高增长。据能链智电2022年年报数据,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大增177%至9280万人民币。能链智电预计,其2023年的净收入在5亿至6亿人民币之间,同比翻5.4倍到6.4倍。
据了解,能链智电主要为行业提供从场站规划、选址咨询到EPC工程、互联互通、运营运维、场站管理以及用户侧储能、光伏、虚拟电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。截至2023年3月31日,能链智电已连接5.5万座充电站、57.5万把充电枪。2023年第一季度,能链智电充电量达到10.23亿度,同比增长112%,占全国公用充电量的21%,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商之一。
今年以来,能链智电在目的地充电服务、充电机器人、虚拟电厂、光储充一体化等业务方面实现“多点开花”。比如针对民宿场景找桩难、充电难痛点,能链智电联合订单来了成立合资子公司智电来了,为民宿提供一体化充电服务解决方案,助力民宿服务提质升级;为顺应自动驾驶趋势,能链智电自主研发充电机器人,车主只需在手机端一键下单,充电机器人便可以自动前往车辆位置为汽车充电,结束后自动完成订单并返回补能,推动充电服务的智能化、无人化发展。光储充方面,能链智电与海博思创成立合资公司能链海博,通过拉动电源侧、电网侧储能,逐步落地“光储充检服”一体化充电站,有效解决充电基础设施电力增容扩容、快速安全充电、电池健康检测等问题。还为充电场站铺设光伏设施,搭建虚拟电厂,帮助充电场站削峰填谷,参与电力交易,提升经济效益。
据中国充电联盟预测,我国公共和私人充电桩在2023年将分别达到280万和680万,增长55%和100%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则预测,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快速增长,预计销量有望突破900万辆。
受益于政策红利和市场高景气,新能源产业具备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潜力,把握技术、产品、业务、资本等主动权的企业,更有可能从万亿级新能源市场中分走一杯羹。能链智电也将进一步验证自身的成长逻辑,加上该公司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历史机遇期,其未来业绩值得期待。